意大利留学政策

意大利留学政策将改变,提高语言能力很关键

来源:未知2016-12-09 14:00您是第位阅读者标签:意大利,留学政策,将,改变,提高,语言,能力,很,

意大利留学

普通的意大利留学一般有两种形式

一种是国际生申请,也就是九月国际生。即针对所有非欧盟国家的学生,这种学生的要求是必须具备意大利语能力才可以直接申请入学,本科硕士都一样,在每年的秋季入学;泓钰学校的意大利留学专家团队根据10多年的工作经验,提醒参加该项目申请的留学生务必要在国内准备好语言的学习,尽量在9月份前达到意大利语B2水平的等级要求,这样才能保证将来进入专业课阶段顺利的学习。

另外一种情况是计划生申请,即针对中国学生提出的两个计划—马可•波罗计划和图兰朵计划,这类学生可零语言基础申请,但必须到意大利学习六至八个月的意大利语课程,通常入境时间在春季。

马可波罗计划是由意大利大学校长联合会(即CRUI)发起,旨在从2005年底起,密切意大利与中国之间的学术交流, 巩固两国间业已存在的稳定关系。在该项目中有50多所国立大学参加了这个计划。在此计划的实施下,中国高中毕业生可攻读意大利大学3年制本科课程,大学毕业生可攻读意大利大学2年制硕士课程,学费全免。

图兰朵计划是意大利政府针对中国艺术生去意大利留学的政府计划,它是专门针对中国艺术、音乐、美术和设计类学生的官方计划,目的是让中国的艺术类学生能顺利入读意大利大学,“图兰朵计划”可以说是艺术类学生的“马可波罗计划”。取得该项目资格的中国学生在意大利六个月的语言课程结束之后,如果通过了最终的课程考试,可以在其选择的艺术或音乐类学院注册学习。学生可同时提交语言申请和大学申请,可申请的学校包括佩鲁贾外国人大学、锡耶纳外国人大学、罗马三大、但丁学院,语言课程时间为半年,语言课程结束后学生进入专业课学习,专业课开课比其他大学开学时间略晚。学生在公立大学学习期间免学费,同时可申请多种奖学金和助学金。

根据现在意大利政府的政策,通过马可•波罗计划和图兰朵计划申请意大利综合类院校本科课程的学生,高考成绩不得低于380/750;申请意大利艺术类本科课程学生需按照公式计算成绩(公式:[高考成绩+(艺术分÷艺术成绩总分)×750] ÷2,换算的最终成绩不得低于380分。

通过两“计划”到意大利留学的,只要是满足录取条件的都能通过。其中,对语言没有要求。以前都是到意大利学习六个月的意大利语试通过后再到大学注册,从2015年开始,意大利政府规定必须要学习八个月的意大利语试通过后才能大学注册。这也说明两“计划”开始重视起语言关。

作为专业的意大利语培训学校,泓钰学校,建于2001年,是在意大利驻华大使馆文化处鼎力协助下,由北京市教委特别批准设立的国际语言和文化培训学校,也是我国第一家专业致力于意大利语培训的学校。泓钰学校是国内唯一一家意大利大使馆认可的⑤大权威意大利语等级考试官方考点:CILS、CELI、DILS、DITALS和IT。泓钰学校不仅是意大利锡耶纳外国人大学、佩鲁贾外国人大学授权的意大利语言等级考试CILS、CELI的官方考点,同时是两校对外意大利语教师资格认证考试DILS、DITALS的培训点和考点。

意大利各个大学均设有入学考试,考试内容也大同小异,中国学生在基础层面上的能力差距并不大,关键是意大利语言实力的考验,艺术类学生则还需要富有创意的个性化构思和作品。泓钰学校建议,先选定专业再选择学校。“意大利不论综合类大学,还是艺术类的美术学院、音乐学院,公立性质的院校是免学费的,并且中国教育部均承认其学历学位。

目前,中国还认可意大利一部分私立高校,这些院校中的奢侈品管理、服装设计、珠宝设计、时尚买手等专业都属于世界级水平,在专业领域内认可极高。”在意大利留学,中国学生比较偏爱建筑学、汽车、机械、历史学、语言学等专业,艺术类专业中绘画(油画、版画)、舞台美术、装饰、雕塑、设计(工业设计、平面设计、服装设计、室内设计、北京关爱留学)、声乐、钢琴等都比较受欢迎。

意大利对中国留学生的政策一直比较宽松,但随着赴意大利留学的学生数量的增加,不排除将来会调整留学政策从而提高学生质量。要求及流程仍基本延续去年的政策,不过,意大利很可能会在不久的将来提高语言入学要求,从而留学签证政策也将随之调整,建议广大怀揣意大利留学梦想的学子们,尽力提高意大利语水平是增强竞争力的关键点。
 

责任编辑:泓钰学校

大家都在关注

4009902390

24小时免费服务电话

学意语,加微信

全国免费服务电话:400-990-2390 010-85388066

欢迎到校试听咨询:北京市朝阳区财满街财经中心10号楼3层312室

北京市朝阳区泓钰培训学校版权所有 2001-2021 京ICP备11035539号-1

北京网络警察报警平台   公共信息安全网络监察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中国文明网传播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