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990-2390
(图为默克尔与法国总统奥朗德举杯庆祝)
今年是《爱丽舍条约》签署50周年。这一条约标志德法在经历两次灾难性的世界大战之后终于达成和解,深刻地影响了欧洲此后50年的发展。德国总理默克尔在今年的新年致辞中特别提到《爱丽舍条约》,并向那些“走在时代前列,带来变化”的“有勇气的人”表达了敬意,因为他们“为更多的人带来了勇气”。(Wer Mut zeigt, macht Mut)。
毫无疑问, 德意志联邦共和国的第一位总理阿登纳当属这些“有勇气,有远见的人”之一。在他的领导下,德国坚定地和美英站在一起,顶住了来自苏联的压力,实现了与法国的和解,使一度因为纳粹而毁掉名声的德国再次成为受人尊敬的民族。
阿登纳1876年出生在科隆,41岁时成为这个城市最年轻的市长。在他的主持下,德国建成了世界上第一条高速公路,由科隆通往波恩。阿登纳当时就颇有远见地预言“高速公路通向未来”。正当阿登纳在政坛上一帆风顺的时候,纳粹势力开始在德国崛起。阿登纳由于鲜明的反对希特勒的立场而受到打压,并一度入狱,后藏身于修道院,博览群书,尤以历史,哲学和宗教经典为主。他的政治智慧和勇气很大程度上源于对基督教教义的深刻信念和对专制制度的憎恨。他曾说,任何一种专制,无论是一个国家对另外一些国家的,还是一个政府对它的人民的,最终都是一种罪过,因为它窒息了个人的自由权利。
基于这种信念,阿登纳在战后很早就意识到红色苏联对自由欧洲的威胁。苏联提出的损人利己的和平建议更让他对这个“宣扬无神论”的国家充满不信任。但阿登纳很清楚,欧洲没有一个国家可以仅依靠自己的力量就能为人民赢得一个安全可靠的未来,因此欧洲必须团结起来。阿登纳对苏联完全不接受的态度当时招致了国内很多反对的声音,有人认为处于东西阵营交锋处的德国更应该学会左右逢源,而不是一边倒。对此,阿登纳表示“谁坐在两个椅子中间,必然会摔断脊梁”。阿登纳一方面争取英美对德国的防务支持;另一方面努力谋求建立一种使欧洲连结在一起的、相互依赖的经济和政治体系。
他提出,欧洲内部必须“永不再战”。但他深知被解除武装和仍在孤立中的德国不可能单独地遏制来自苏东的战争威胁,因此必须赢得法国的信任。虽然德国和法国在过去的百年间发生过多次灾难性的战争,但作为来自莱茵兰地区的德国人,阿登纳本人对法国有着天然的好感,毕竟莱茵兰距离法国比距离柏林更近。阿登纳对德国的忠诚和对法国的喜爱让他在与法国的谈判中表现出非同寻常的忍耐力,虽然法国对这位东部的邻国一直保持着警惕。五十年代,法国议会几次否决建立阿登纳提出欧洲军的主张,阿登纳这位年逾80的政治家默默地忍受了挫折。他说:“受挫折的时候最强大的武器是忍耐,我却具有很大的耐心。我可以等待”。最终,阿登纳的坚韧和诚意赢得了法国总统戴高乐将军的信任,双方在1963年签署了《爱丽舍条约》,实现了德法两国的和解,并由此奠定了欧洲一体化的基础。
阿登纳在政治上把保护每一个人的自由和尊严视为最高准则,但他懂得用最实用的外交手段达成这一目标,这不仅表现在他与法国的谈判中的韧性和忍耐,也表现在他与苏联和西方占领军之间的谈判中。在与何鲁晓夫的谈判中,阿登纳对苏联在二战中的所作所为反唇相讥,毫不相让,但同时他也愿意以与苏联建交为条件,换取一万名德国战俘的回国。在与英美占领军谈判中,他不卑不亢,保持了德国人的尊严,同时又成功说服了占领军不要拆除德国的工业设备,为德国创造经济奇迹保留了基础。为了恢复国家机器正常运转,阿登纳力排众议,留用大批纳粹时代的公务员,教师,法官等使之为新政府服务。通过一系列实用有效的内政外交政策,阿登纳在短时间内稳定了国内的经济,在国际上也争取到发展空间,是德国重新走上发展之路。
阿登纳在战后担任了14年德国总理,不仅让德国实现了经济腾飞,而且通过与法国的和解为德国在欧洲创造了稳定的发展环境。德国与法国这两个大国终于成为“好邻居和好朋友”,在安全防务方面两国开先河地成立了“德法旅”;在欧洲事务上相互配合,成为推动欧洲一体化进程最重要的动力。此外,德法两国均支持两国年青人交往,德法青年协会使超过800万的年轻人在对方国家学习生活,度过一段难以忘记的时光,加深了彼此的了解。由阿登纳和戴高乐将军建立的德法友谊和信任正在一代代普通的德国人和法国人之间得到继承和延续。美国前总统尼克松曾这样评价他眼中的阿登纳:“我对阿登纳的最生动的记忆不是他作为战后主要的政治家之一,而是他这个人:一个用不同方式然而同样深刻地爱他的家庭,他的宗教和他的人民的人;是一个无论冒多么大的风险或遇到多么严重的困难,人们都可以信赖的,一个坚如磐石的人”。
责任编辑:李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