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990-2390
如果没有打工经历,留学生活的滋味便像缺少某种调料的汤。土耳其有句谚语说,“工作的三大裨益是使人免除饥寒、纵欲和无聊。”即便不是等米下锅、捉襟见肘,去劳工市场找份工也好比到社会大学上堂课,若干年的积累过后,虽说三十六行没有行行入道,却也练就了十八般武艺。
留学小说里最常涉及的打工地点是中餐馆,其实这只是初来乍到的人养精蓄锐的中转站──当时语言不通、人地生疏,可供生存的空间总是狭窄的。许多人日后在其它行业里平步青云,飞升之后还很乐意回眸这个火箭发射基地。
餐馆像个浓缩的小型社会,等级森严、主客分明,有华灯初上的喜庆,盛宴开堂的热闹,也有宴散人归的冷清。不同的人流来来往往,却遵循同一条规律:天下没有免费的午(晚)餐。
若是在餐馆做跑堂,除了可以锻炼脚底生风、过目不忘、手稳心细三大绝技之外,还有机会阅人无数,判断来客的职业、身份、个性,以及可能支付的小 费。不过,这类直接面对顾客的工作须以相当纯熟的口语为前提,为口齿生涩的语言生所不及,所以他们常常退居二线:女生在吧台调制酒水,男生于厨房备菜洗 碗。
造化弄人,那些出国前娇生惯养的留学生们,在异国的土地上开始领教“报应”二字的味道。从前“茶”来张口的女孩现在专门伺备茶水饮料;以往从不下厨的男孩现在每天大力切菜洗碗──都是生活和人开的玩笑。
待到德语水平基本过关,只要拥有税卡和工作许可,自可跳出餐馆这块弹丸之地,天下之大不愁没有饭碗可以养活自己。经典的找工之处是当地劳动局下 属的 Jobvermittlung(职业介绍处)。假期开始后的每个清晨,那里总是济济满堂,像亚非欧第三世界国家召开留学生大会。
鉴于劳工市场上人多工少的状况,竞争是不可避免的,而竞争所凭借的第一个资本,便是当天抽签的号码。当Jobvermittlung的工作人员 朗声念出当天的 Arbeitsangebot后,感兴趣的人便会亮出所抽的纸条。看上去有点儿象拍卖会,所不同的是:号码最小的成交。
运气够好的人,才有资格直接和雇主交涉。天下“雇主”一般黑,都喜欢夸大工作的难度,期望看到求职者信心丧失、节节后退的样子。如果他们找人刷 墙,希望来者是艺术院校学油画的;如果他们找人搬砖,希望对方对建筑学小有研究;从事精细手工工作的人最好会弹钢琴,因为手指够灵活;车间临时工一定要精 通机械,虽然所操纵的机器只有一个按钮……
生存竞争的规则是:撑死胆大的,饿死胆小的。容不得丝毫疑虑,机会稍纵即逝。老留学生总结出的找工经验为:凡事敢拍胸脯,宁可抓住失败的稻草, 也不要错过成功的麦苗。真正需要专业经验的工作,也不会放到Jobvermittlung的市场上来。只怕说“是”说溜了嘴,当人问是否作过案?自己都要 回答说是惯犯。
丘吉尔曾经总结过:“广义地说,人类可分为三种:累死的、愁死的和烦死的。”找不到工作的人会愁死,找到了工作,又保不准不被累死或烦死。轻松 的工作是相似的,繁重的工作则各有各的繁重。如果你在流水线上拧螺丝钉,恐怕胳膊到了下班要闹独立,拒绝服从大脑的调令;如果你到印刷厂搬运资料,你将深 刻体会汗牛充栋一词的含义。
一般说来,工作的烦闷程度与其单调性成正比:包装盒子上贴不完的商标,旅馆房间里叠不完的被单,试验室中称量不完的样品......表面上看,这些工作都很轻松,却教人无精打采,昏昏欲睡,仿佛自身化作钟摆,随时间在做往复运动。
理智的、勤劳的、有用的人们可分为两类:第一类,工作是工作,兴趣是兴趣;第二类,工作和兴趣合二为一。打工者给什么吃什么,没有挑食的运气,自然不能强求与第二类天之骄子相提并论。强调只做喜欢的事是无益的,你得试着去喜欢你所做的事,也许别有一番洞天。
劳动场合有时会出现深具人性的瞬间:你看管的孩子张开手臂,说要你;你在商店里忙得团团转,顾客吵着要老板为你加薪;你在圣诞市场出售礼品,不意却收到一份送给自己的礼物
......这些都是另一种形式的酬劳。更有甚者,你发现你爱上了你所做的事,工作为你开了一扇窗,你看到了以往从未发现的世界。
已经数不清换过多少份工,从体力到脑力,从枯燥到有趣,从繁重到轻松,工作不只是谋生的手段,它也是生活的一部分。现在也许你已经结束了学业, 开始步入真正的职场。只要你曾有过那些艰辛却多彩的经历,你都不会是一个被隔行的山脉挡住目光,视野狭窄的家伙。
丹麦漫画家皮特最爱用它细致的笔锋捕捉耐人寻味的一刻。他曾经描绘过这样一组镜头:汽车抛锚,男主人束手无策,衣饰华丽、修养极佳的好心女士帮他搞定--她曾做过机修员。这便是生活的瑰彩--绿色不是绿色,而是搀了黄的蓝色。你,可曾看透?
责任编辑:任老师